官方微信公众号

妇科攻略

没X生活也中招?19岁少女竟被这个"肉肉"找上门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650_723.jpg


  病例回顾

  近日,妇科二区刘娟主任团队接诊到一个宝藏女孩——19岁大学生孙同学,被"大姨妈"折腾半年,总时不时流点血!检查发现,小孙宫颈口竟卡着一块约2cm息肉,重点她还是月经超准的“母胎solo”!直接打破了"没X生活=妇科绝缘体"的玄学!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658_970.jpg


  01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常见症状包括:

  --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

  --绝经后出血;

  --无症状(部分患者仅在体检中发现)。


  02 无性生活为何也会患病?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04_087.jpg


  许多年轻女性认为“没有性行为就不会得妇科病”,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以下因素相关,与性生活无必然联系:

  1.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是主要诱因。肥胖、压力、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均可导致雌激素水平异常。

  2.慢性炎症:长期妇科炎症(如子宫内膜炎)可能诱发息肉形成。

  3.遗传与代谢因素: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病变史者风险较高。

  4.其他诱因:年龄(30-50岁高发,但年轻患者并不罕见);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或含激素的保健品。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08_362.jpg


  03 年轻女性为何更易被忽视?

  1.认知误区:认为“未婚无性生活=无需妇科检查”,错过早期诊断机会。

  2.症状隐匿:案例中的患者仅表现为“偶有下腹胀痛”,异常出血量少,易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3.体检缺失:无性生活女性常回避妇科检查,但经腹部超声(无需经阴道)即可筛查。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12_406.jpg


  04 诊疗建议:早发现、早干预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17_162.jpg


  1.定期体检:18岁以上女性:每年一次盆腔超声(无性生活者可选择经腹部超声);有异常症状者:如不规则出血、痛经加重,需及时就诊。

  2.高危人群筛查:肥胖、月经紊乱、家族史者应缩短检查间隔(每6个月)。

  3.治疗选择:

  ①随访观察: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

  适用人群:无症状的小息肉(<1 cm);绝经后无症状息肉(恶性风险低)。

  ②药物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21_627.jpg


  ③手术治疗:>1 cm症状性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性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激光;高危息肉(TP53/MSI-H突变)→建议手术切除,并定期随访;子宫切除术→仅适用于恶性息肉或合并其他子宫疾病(如肌瘤、腺肌症)且无生育需求者。

  ④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减少高激素食物(如蜂王浆、过度加工的食品);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科室介绍


  妇科二区主要诊疗方向

  开展普通妇科及盆腔痛专科疾病的诊治,开展妇科肿瘤精准切除、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盆底功能修复、更年期综合管理等,致力于解决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颈病变等疑难问题。


刘娟

妇科二区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扬州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深造于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妇科肿瘤。擅长诊治:不孕症、反复自然流产、异常子宫出血、妇科炎症及痛经、盆腔痛等疾病。擅长经腹、经阴道及宫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曾获得淮海科学技术奖及徐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多次;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2022年获徐州市医德之星称号。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妇科专家门诊

  周四妇科高级专家门诊

  周五更年期专家门诊


微信图片_2025-07-06_223738_605.jpg

李春阳

主治医师

  熟练掌握临床各种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内外妇科及心理卫生、预防保健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擅长常见妇科盆腔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刘娟

  供稿丨李春阳

  编辑丨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