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防蚊
预防基孔肯雅热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近期,由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在多国活跃,其引发的剧烈关节痛尤其值得警惕。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温馨提醒:对于孕妈妈、哺乳期女性和免疫力尚弱的婴幼儿,防范蚊虫叮咬不仅是防痒,科学驱蚊至关重要!选择安全有效的驱蚊产品,并正确使用电蚊香等居家防护手段,能为孕产妇和宝宝构筑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今天,药事科主管药师沐宇详细讲解驱蚊产品如何选。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孕妇、哺乳期和儿童(6月以下)首选物理防蚊,蚊帐、纱窗,长袖长裤等。
1、驱蚊液
01 避蚊胺
避蚊胺可以作用于蚊子触角上的神经元,使蚊虫失去对人类或者动物体味的辨别能力。避蚊胺的安全性早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浓度一般选择10~30%,超过30%的浓度并不会显著增加驱蚊效果,反而可能增加皮肤刺激和过敏的风险。一般成人建议选择15%的避蚊胺产品。孕期、哺乳期可以使用,浓度建议10%,6月~2岁可使用10%但每天不超过1次,2~12岁可使用10%且每天不多于3次。
缺点:避蚊胺也是一种增塑剂,会破坏某些合成纤维织物,所以避蚊胺并不适合喷涂在贵重衣物上。
02 派卡瑞丁
温和低刺激,孕妇、哺乳期和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10%的派卡瑞丁可达到很好的驱避效果,这也是兼顾了蚊虫驱避效果和安全性的“黄金浓度”。
03 驱蚊酯
温和低刺激,孕妇、哺乳期和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
2、电蚊香液/电蚊香片
电蚊香核心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这类成分能干扰蚊虫神经系统,使其麻痹死亡,但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家用卫生杀虫剂。
温馨提示
孕早期不建议使用,孕中晚期、哺乳期、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浓度建议小于0.1%。正常卧室开2小时既能满足灭蚊需求,距离床头1.5米。使用时建议留出通风口。
3、驱蚊贴驱蚊手环
现在很流行的驱蚊贴和驱蚊手环主要成分为香茅油、桉树油、熏衣草精油等。一般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有过敏或误食风险,防蚊效果不会超过20分钟,无法在户外达到长时间驱蚊的目的,也就是说在户外被风一吹就消散了,其驱蚊效果也并不明显。
4、盘式蚊香
在燃烧过程中,除释放拟除虫菊酯类有效成分外,还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多环芳烃(包括苯并芘等致癌物)、PM2.5、PM10等。孕产妇和婴幼儿吸入这些物质可能引发咳嗽、气喘、呼吸道刺激等症状,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对胎儿发育或婴幼儿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蚊虫叮咬后治疗药物
1、轻微可以通过外涂肥皂水、冷敷缓解。
2、外用药物首选炉甘石洗剂,叮咬后摇匀外涂,但皮肤破损不建议使用,部分红肿、瘙痒明显的可以使用弱效激素地奈德、丁酸氢化可的松等。
3、如果外用药物无法控制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治疗过敏反应,孕妇哺乳期首选氯雷他定,儿童可以选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4、如果已经抓破了,出现渗液或者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生素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者莫匹罗星软膏。
5、如果孩子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并告诉医生“最近有没有被蚊子咬”“有没有去过南方/东南亚等地”:
*孩子精神差、没胃口、呕吐;
*发烧超过38℃,还出皮疹;
*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得厉害,甚至不敢动;
*发烧3天没退,或退了又烧。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石祥奎
供稿丨沐宇
编辑丨姚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