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手术台上,无影灯光照亮少女的腹部。当单孔腹腔镜的探头进入盆腔时,手术室的气氛骤然凝重——那本应粉润柔软的左侧输卵管,竟已肿胀发黑,如一根被遗弃的枯枝,紧紧缠绕扭结三周,在盆腔黏连的复杂结构中绝望挣扎。经过与父母的慎重沟通,这根坏死的生命通道最终被切除......
一场西瓜引发的“肠梗阻”?
六月半,天气渐热,11岁的小雅晚饭后吃着西瓜,突然感觉右下腹剧痛难忍,恶心呕吐不止。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灌肠后疼痛稍缓,却转为时隐时现的阵痛。祖母心疼,按摩一夜试图缓解,却无济于事。随后半月,孩子一直被当作阑尾炎治疗,直到一次彩超和盆腔CT检查,才惊现盆腔巨大包块。
扭转: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子宫附件囊肿带“蒂”而生,宛如瓜果带着藤蔓。剧烈运动、体位骤变,甚至肠道蠕动,都可能让蒂部“拧麻花”——血液供应被骤然掐断,这就是附件囊肿扭转。患者常突感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极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肠胃炎或肠梗阻。
青春期隐秘警报:腹痛别忽略妇科
小雅的遭遇并非孤例。一个普遍却危险的认知误区是:“小姑娘没结婚,怎么可能得妇科病?”专家警示,这种想法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女孩月经初潮后(小雅10岁初潮),卵巢功能开始活跃,发生附件区囊肿(卵巢囊肿或输卵管系膜囊肿等)的风险显著存在。这些囊肿,正是扭转的“元凶”。
错过黄金窗口:代价惨痛
6小时内:复位抢救成功率高,器官有望保全功能。
超过48小时:组织坏死、发黑、发臭,如同小雅术中见到的那一幕,只能忍痛切除。
切除一侧输卵管,意味生育潜力不可逆转地折损。本可微创解决的扭转,因误诊拖延,最终让小雅付出了身体一部分的代价。
守护花蕾:父母必知的警示信号
突发腹痛:尤其一侧下腹剧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
运动后加剧:腹痛常在活动后明显加重。
初潮后女孩:月经来潮后的女孩出现不明原因腹痛,妇科检查必须纳入考量。
单孔腹腔镜:微小创伤下的生机
小雅最终找到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只需在肚脐开一个微小切口,创伤极小,术后恢复快,疤痕隐蔽。这为年轻女孩提供了更优解——但技术再先进,也需及时诊断护航。
小雅失去的输卵管,是一记沉重的警钟。青春期少女腹痛,妇科问题绝非“不可能”,而是必须警惕的“大概率”。请摒弃过时观念,重视女孩腹痛背后的复杂可能。
每一次对腹痛的轻视,都是对生命潜在通道的威胁;每一颗被及时守护的年轻卵巢,都是未来生命可能的起点。
手术缝合后创口情况
科室介绍
妇科十四区开展的主要项目:
1.内分泌:各种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异常出血、自然流产,复发性流产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2.普通妇科: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附件囊肿、异位妊娠、盆腔粘连等的手术治疗。
专家简介
李娟
主任医师 妇科十四区副主任
医学硕士,擅长单孔腹腔镜技术、宫腔镜技术。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常见疾病以及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女性不孕症、内分泌相关疾病等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兼职徐州市妇科肿瘤学会委员、徐州市内分泌学会委员。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李娟
编辑丨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