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院动态

读懂娃需求,事事有回应—— 婴幼儿养育照护100条之回应性照护#科普

01

前言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养育照护门诊自2024年8月份开诊以来,家长们咨询的问题几乎涉及了孩子吃喝拉撒睡玩的方方面面。

总之就是:带娃好难啊!

最近有点抗拒吃奶,奶量减少了怎么办?

三四天甚至五六天才拉一次便便,会不会是便秘啊?

宝贝白天睡觉必须抱着,一放就醒,怎么改善啊?

什么时候能竖抱呢?什么时候能练坐啊?

3个月不追视人脸,会不会是孤独症?

什么时候应该给孩子看绘本?

宝宝一岁了,教他说话他也不学,天天就会“嗯嗯”、“嗯嗯”,怎么办?

孩子自己玩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打扰他?

......

门诊专家会结合每个孩子年龄阶段、发育情况、喂养方式、带养方法以及跟孩子互动的方式找到带养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给前来问询的家长提出针对性建议。


02

婴幼儿养育照护关键信息100条

之回应照护部分条目:

1.敏感、回应的照护者能及时发现婴幼儿身体不适的征兆,判断出饥饿和饱足,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感受到婴幼儿的忧伤,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2.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沟通中,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倾听,从而了解婴幼儿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

3.喂哺过程是提供亲子互动的良好时机,喂哺时喂养者尽量与婴儿保持面对面,有充分的眼神交流和语言交流,留意观察婴幼儿饱和饿的信号,做出恰当的回应。

4.婴儿通过微笑、发出欢快的声音、把手伸向餐具或食物、主动张嘴表达想吃的愿望,也会通过吐出食物、用手推餐具或食物、扭头、皱眉等表达不要吃的意愿。

5.婴儿发出的第一个带有社交意义的信号是微笑。照护者要对婴儿的微笑及时地做出回应,要尽情地表达喜悦与幸福的情绪,给予笑脸、开心的姿态或语调。


回应性照护的目标是帮助婴幼儿建立信任和安全而良好的依恋和社会关系;敏感观察、了解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鉴别并妥善处理和应对疾病;从儿童的视角理解其行为,并做出恰当的交互回应;提供优质的亲子互动时光,保证儿童在自尊、自信中健康生长。

若您在婴幼儿养育照护过程中仍有各类困惑,需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养育照护门诊将为您提供支持。门诊依托专业医疗团队,结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家庭带养实际,制定科学解决方案。

门诊开放时间:每周一、周三全天,欢迎前来咨询。


03

专家简介

宫相君

群体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image.png

硕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曾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在儿童常见病诊疗、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儿童早期发展、早期教育、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数篇。

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