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院动态

号外号外!生物反馈治疗开始预约了!!

  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学习困难门诊,不少家长带着疑惑前来咨询:“脑电生物反馈是怎样的治疗?具体如何操作?”,那么接下来,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刘阳将化身“科普向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揭开生物反馈治疗的神秘面纱,带我们系统了解这项治疗背后的原理、流程与优势。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原理


  脑电生物反馈是近50年来用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脑电生物反馈借助专业设备构建起大脑与外界的交互桥梁。具体而言,是在使用者头顶布置若干电极片,这些电极片与治疗仪相连,进而与电脑设备互通。如此一来,大脑产生的脑波信号便能转化为电脑端的声音和图像信息,而这些反馈信息会以电子游戏的形式呈现。


  当使用者保持注意力集中时,大脑中与专注状态相关的脑波活动会显著增强。此时,电脑画面中的赛车会加速行驶、超越对手,背景音乐连贯流畅,同时使用者在游戏中也能获得更多积分,这种正向反馈直观地反映了大脑的专注状态。


  反之,当大脑中专注相关的脑波活动减弱,或是出现昏昏欲睡、走神分心等状态时,电脑画面会出现卡顿,赛车行驶速度减慢、名次落后,游戏进程受阻、积分获取中断,音乐也会暂停。这种负向反馈清晰地提示了大脑注意力的分散。


  在这样的机制下,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并获得更高分数,被训练的人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努力维持注意力的集中。通过这种反复的反馈练习,大脑逐渐形成并强化专注状态的神经通路,从而实现注意力水平的提升。整个过程就像是大脑在游戏化的情境中进行“专注力训练”,通过实时的双向交互,逐步优化注意力调控能力。


  治疗原理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50524104716.jpg


  目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其对ADHD的近期效果是肯定的。


  脑电生物反馈有什么副作用吗?


  通过以上的治疗过程介绍就可以了解,脑电生物反馈并没有任何电磁刺激训练者,而是通过电极片监测训练者的脑电信号,因此是安全无副作用的。


微信图片_20250524104721.jpg


  脑电生物反馈与打电脑游戏有什么区别?


  两者存在本质区别。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中的影像信息呈现时长较短,画面感与娱乐性远低于电脑游戏,整体体验相对枯燥。更为关键的是,该训练需由专业治疗师或医生全程参与——实时监测训练者的脑电信号,并精准设置反馈阈值。训练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积累经验,逐步学会觉察自己的走神状态,并主动将注意力调整回集中状态。这一机制对ADHD儿童尤为重要——许多患儿在分心时往往无法及时自我察觉,而脑电生物反馈正是通过这种科学化、针对性的干预模式,帮助他们建立对注意力的自主调控能力,与以娱乐为核心的电脑游戏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导向。


微信图片_20250524104725.jpg


  治疗多久能见效?


  从临床数据来看,多数ADHD儿童在接受15-20次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后,开始出现症状改善的迹象,当训练次数达到40次左右时,症状会有较为显著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若完成40次训练后仍未观察到明显效果,可能提示孩子对该治疗方式敏感度不足(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效果,受训练者参与程度、训练者能力及治疗师的经验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训练频度


  每周训练2-5次,每次训练20-30分钟左右(训练师及医生会根据儿童的评估结果和训练结果制订训练方案)。


  多动学习困难门诊


  全国首批学习困难规范化门诊建设单位,拥有全面的学习困难诊疗体系。目前科室开展的项目内容:儿童智力测试、视觉加工测试、听觉及视觉注意力测试、执行功能测试、运动协调测试、推理能力测试及相关的行为、情绪评估;开展的训练内容:执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认知训练等。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预约方式:微信小程序“徐州市妇幼保健院”—预约挂号—“多动学习困难专病门诊”

  儿童保健科咨询电话:0516-83821135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王雨晴

  供稿丨刘阳

  编辑丨周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