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护风采

换一个角度,多一份理解——遗传中心 刘颖

  想当年我生娃前,那可是相当期待,满脑子都是电视里一些画面,什么“一对一陪伴分娩”,旁边有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忙,我在他们的陪伴和鼓舞下顺利完成这神圣的分娩过程,甚至想过是我还是孩子爸爸来给孩子剪脐带……事实是,当我进了待产室才发现,你身边不一定有助产士的鼓舞,但一定有各具特色的产妇轮番哀嚎,有嘤嘤嘤好疼呀哭鼻子的,还有我隔壁床一宫缩就骂对象的,我就在这种又疼又恐慌的状态下宫开8指,当我发现自己出现乏力想睡,便呼叫助产士寻求帮助:助产士一边猛拍我肩膀一边凶凶的说到:你这样不行,你得兴奋起来,一边又温柔的喂我吃巧克力喂我喝糖水,又匆忙的把我的生理盐水换成了糖水,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他们不是不温柔,只是温柔的方式不同。


  总以为孩子出生就好了,就不用一天吐三遍,腰酸腿疼了,可孩子生下来才发现操心的事更多了,最怕孩子生病,没事给你烧一烧,他们还特喜欢晚上烧,一烧就是猛的,都将近40度,匆忙带孩子往医院跑,排队挂号,等医生,一看那么多人就想让我家孩子先看,可一看谁家生病的孩子不难受呢,只能排队等候,好不容易见到医生也说不了两句又要去排队验血,等结果,整个流程感觉就是各种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当患者见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我时那种焦急不安,以及迫切需要寻求帮助的心情,也理解了他们因为等待而出现的坏情绪。当孩子好不容易挂上了点滴,可打了退烧针还不退烧,多想能有医生护士来慰问情况安抚几句,哪怕舒缓一下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好,可护士们依然在忙。就当我六神无主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道光从就诊室照来,那是我们的医生,真的,在凌晨两点钟的深夜,我真的仿佛看到他身上发着光,像穿上铠甲的勇士一般,向我们奔赴而来,对一群小病号逐一询问,排到我时虽然也没说上两句但是感觉真的很温暖,让我坚信他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此时此刻我越发觉得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笑容,都可以给患者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安慰。


  这就是我最真实的就医经历,我想,如果医护人员都能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亲人,对患者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份善良和责任,我们就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就能将医患关系转化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愿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去谱写一个又一个救死扶伤的人间神话,去筑牢“白衣天使”在人们心中的光辉形象!